硕士学位点

无机化学硕士学位点

阅读次数:     日期:2013-09-16

  一、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点基本情况

  无机化学专业是2011年我校“化学”一级学科下设立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2年正式开始招生。导师组现有成员2人(杨天林、倪刚),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人, 50岁以上导师1人,40岁以上导师1人。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3个:功能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和无机纳米材料。

  二、学位点管理

  根据《我校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考核办法》,依据“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自评为主”的原则,本学位点认真执行研究生院统一部署安排的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学校、学院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本学位点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定了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组织开展本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组织研究生入学试卷的命题和评阅工作;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开题、答辩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出成果,为研究生的教育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研究生培养条件

  1. 学科设置、研究方向及年度招生计划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物质本身的内在规律,是整个化学学科的基础。本专业已经建立了一支由5位教授、5位博士组成的研究队伍。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 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申请专利3项。以明显的区域特色在国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一些研究课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理论价值。

  本专业采用全日制在校培养方式,具体实施可以灵活多样。在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硕士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培养硕士研究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在研究方向方面,研究有机稀土及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作为分子功能材料的理论和应用,探寻它们在光开关、分子发光器件和核酸结构探针方面应用的可能性;研究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磁学性质,探讨其应用前景;合成新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其结构和催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烯烃转化及其他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前景。研究超分子化合物的自组装制备过程,探讨它们在催化、发光等方面的性质和应用。研究具有特定性质的超分子配合物及超分子器件的反应机理和应用前景。新兴的纳米技术将粒子纳米化以后,赋予纳米粒子具有既有别于体相材料又没有单个分子的特殊性质。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使纳米粒子的电子能级和构象发生改变,对其光学、电学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等具有重要影响。纳米材料以其具有特异的光、电、磁、热、声、力和化学、生物学的性能,具有不可替代的广泛用途。本方向旨在研究新型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相关性质和应用,及无机材料修饰和分析应用。研究生物体内的金属(和少数非金属)元素,特别是痕量金属元素和生物大分子的形成机理,如各种金属酶、金属蛋白等。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质-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命环境内参与反应的机理。用人工模拟的方法合成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金属配位化合物。研究金属铸型模和生物受体的构筑及功能、双分子模型模和金属酶的构筑、功能及微环境对生物活性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2. 导师组发表论文专著及成果情况

  [1] 马丹丹,倪刚*,许美茹, 杜娟.β-环糊精交联聚合树脂相光度法测定紫菜中痕量Co(Ⅱ). 食品科技2011, 36 (3): 286-289(核心期刊)

  [2] Mei Ru Xu, Gang Ni*, Fang Zhao.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u, P-co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39-242:2562-2565(EI收录)

  [3] 姚宁宁,倪刚* ,赵炜珍,许美茹,杜鹃。预聚物复合助稳定剂条件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细乳液聚合。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32 (6): 1401-1406(SCI收录)

  [4] Tianlin Yang,Min Gao,Wenwu Qin & Jinhui Yang.Synthesis and novel fluorescence phenomenon of terbium(III) complex with N, N_, N_-tris (2-benzimidazolmethyl) amine.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0,(49A) 45-48。(SCI期刊) 。

  [5] YANG Tianlin,ZHANG Jingjing,GAO Min ,YANG Jinhui。Synthesis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 picrate complexes with anew dinaphthalenelamide。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10,28(12),179-182。(SCI期刊) 。

  [6] 李寒玉,杨天林*,丁玲,王文华。一类新型冠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 作用研究。中国稀土学报。2011(29)4,387-395。(核心期刊)。

  [7] 张晶晶,杨天林*,王杨,高敏。三(2-苯甲酰胺乙基) 胺及其Eu3 + 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 作用研究。稀有金属。2011(35)4,568-574。(核心期刊)。

  [8] 杨欢春,杨天林*,王丽娟。3-羟基-2-萘醛缩氨基硫脲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1,42(3),170-174。(核心期刊)。

  [9] 高敏,杨天林*,李慧,张晶晶,马志强。3,5-二碘水杨醛缩2,6-二氨基吡啶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与ct-DNA 的作用研究。化学通报。2011(74)6 ,562-568。(核心期刊) 。

  [10] 高敏,杨天林*,马志强,张晶晶。3,5-二碘水杨醛缩水杨酰肼Schiff 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应用化学。2011(28)10,1167-1172。(核心期刊)。

  [11] 张晶晶,杨天林*,高敏。N,N',N″-三(3,5-二碘水杨醛) 缩三氨基乙基胺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化学试剂。2011,33( 12) ,1077-1080。(核心期刊) 。

  [12] 李寒玉,杨天林*,王文华。Eu3+冠醚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DNA作用研究。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16-219。

  [132] Wenhua Wang,Tianlin Yang*,Genjiao Yan,Hanyu Li。Synthesis of Mn3O4 hollow octahedrons and their possible growth mechanism。Materials Letters。2012,(82): 237-239。

  [14] LI Hanyu (李寒玉),YANG Tianlin (杨天林)*,DING Ling (丁 玲),WANG Wenhua (王文华)。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fluorescence and DNA-binding studies of europium(III) pirates complexes with amide-based 2,3-dihydroxynaphthalene derivatives。JOURNAL OF RARE EARTHS。2012,30(4):297-303。

  [15] Xiaoyong Lai,Peng Li,Tianlin Yang,Jinchun Tu and Ping Xue。Ordered array of Ag–In2O3 composite nanorods with enhanced gas-sensing properties。Scripta Materialia 2012 (67) :293–296

  [16] 高继红,杨天林*。氨三乙酸三脚架型配体的合成、结构表征及量子化学计算。光谱实验室。2012,29(1):415-418。

  出版著作:

  [1] 曹洋、倪刚主编,《无机化学实验》,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2] 杨天林著,《化学与人类文明》(3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A类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3. 导师主持课题、项目数量和质量情况

  [1] 2008 -2011.12年主持完成了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材料表面的聚合物修饰改性研究”(NZ0718)。

  [2] 2008 -2010.11主持完成宁夏高校科学研究项目“材料表面超薄聚合物膜的制备研究”。

  [3] 横向课题(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合作项目):稀土激活的钛酸盐长余辉红色蓄光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立项时间:2011年11月17日。经费金额:壹拾万元整。

  4. 获奖情况:

  [1] 2011年12月论文“Cu、P共掺杂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研究”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 2012年指导的本科学生创新实验“趣味化学实验的改进研究”获得我校创新实验三等奖。

  [3] Tianlin Yang,Min Gao,Wenwu Qin & Jinhui Yang.Synthesis and novel fluorescence phenomenon of terbium(III) complex with N, N_, N_-tris (2-benzimidazolmethyl) amine.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0,(49A) 45-48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获奖时间:2011年11月。

  [4] 2010年12月,杨天林指导的研究生王丽娟撰写的毕业论文《酰胺型开链冠谜及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DNA手性荧光探针的研究》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硕士论文。

  5.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于2011年8月13-16日参加在兰州大学举行的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Eu3+冠醚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DNA作用研究”的报告。

  四、研究生培养质量

  1. 激励机制

  在研究生免试推荐环节,在本院学生符合学校免试推荐的基本条件下,学位点优先考虑本科阶段各类科技竞赛获奖的学生,为学位点提供优质生源;研究生在校期间,学院提供科研条件让导师指导学生的科研项目,同时导师从自己的科研课题中拿出部分经费提供研究生的培养,并且报销学生发表论文的版面费;学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做好科研,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 学位论文质量及考核管理

  学位论工作文是培养硕士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硕士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中可以集中体现。本专业硕士生要求保证至少有一年半以上的时间进行研究生论文工作。

  学位点要求硕士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理论意义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工作和新见解。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包括:

  (1)文献调研:硕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掌握近年来有关该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评价,撰写文献综述,并作文献综述报告;

  (2)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结束前研究生完成开题报告和方案论证,由学位点统一安排答辩时间和开题报告指导小组,要求说明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完成课题的条件和可行性,提出方案并在学位点内报告,进行论证,经指导小组提出修改意见后最后填写正式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存入学籍档案;

  (3)进行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优化,分析表征及数值模拟等。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4)撰写论文:要求学位论文达到概念清楚、理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应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学位论文必须采用计算机编辑和输出,具体格式应符合《我校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

  (5)论文答辩: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位点建设要求,对在学期间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要求给与了明确规定。整个论文答辩环节包括:

  1)答辩申请: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之后,须认真填写《我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该生课程成绩、学分和其他培养环节进行审查,审查合格者向学位点提出答辩申请;

  2)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审查合格者,在导师对学位论文写出详细评语之后,要在学位点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根据学位点的意见或建议,研究生进行认真修改定稿,并填写《研究生论文预答辩情况表》;

  3)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核:研究生院根据《我校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阅的若干规定》,按学科、专业随机抽取实行双盲评阅,同时学院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论文评阅工作,并且要求至少有校外人员参与论文的评阅工作;

  4)研究生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从2011年开始,我校对申请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研究生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正式答辩前由导师或研究生本人向培养单位提出论文检测申请,并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一份,由培养单位将申请检测的电子版论文统一提交研究生院学位科;研究生院负责对培养单位提交的学位论文使用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反馈给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结束后,研究生院将对全校通过答辩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统一检测。检测报告中全文总相似比在25%(含25%)以下的论文,由论文指导教师结合检测报告对学生论文提出修改意见;检测报告中全文总相似比在25%-40%(含40%)的论文,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结合核心章节文字相似比的情况,负责对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定,根据认定结果给出论文修改或延期答辩的处理意见并上报研究生院学位科备案;检测报告中全文总相似比在40%以上的论文,论文指导教师须对检测结果提交书面的说明材料,由其所在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负责人签字后上报研究生院学位科,研究生院将检测结果及指导教师说明材料一并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审议,给出最终处理意见。

  5)正式答辩:学位点的学生答辩由以校外专家为组长的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要求对论文提出意见或建议,同时对论文的优良进行评判,对优秀论文根据情况可以推荐参加每年自治区学位办组织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3. 在研究手段上的创新工作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建立。我们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多种方式和多种手段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自主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和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导师指导研究生时强调研究手段先进,论文创新点多。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目前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前沿领域的研究较困难。本学位点在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在实验方案的设计方面及在构效关系的关联方面有所进行创新工作。

  4. 输送人才数量和质量

  无机化学专业学位点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较高,质量得到社会的肯定。近两年导师组指导并毕业研究生8人,考取国内高校博士研究生1人,其余均在区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大中型企业从事教学及研发工作。

  5. 研究生近三年来发表论文

  1.Tianlin Yang, Min Gao,Wenwu Qin & Jinhui Yang.Synthesis and novel fluorescence phenomenon of terbium(III) complex with N, N, N-tris (2-benzimidazolmethyl) amine.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10,(49):45-48 (SCI期刊).

  2.YANG Tianlin,ZHANG Jingjing,GAO Min ,YANG Jinhui。Synthesis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 picrate complexes with anew dinaphthalenelamide。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10,28(12):179-182 (SCI期刊).

  3. 李寒玉, 杨天林*, 丁玲, 王文华.一类新型冠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 作用研究。中国稀土学报. 2011(29) 4:387-395.(奖励期刊).

  4. 张晶晶, 杨天林*, 王杨, 高敏. 三(2-苯甲酰胺乙基) 胺及其Eu3 + 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 作用研究. 稀有金属. 2011 (35) 4:568-574.(核心期刊).

  5. 杨欢春, 杨天林*, 王丽娟.3-羟基-2-萘醛缩氨基硫脲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1,42 (3):170-174.(核心期刊).

  6. 高敏, 杨天林*, 李慧, 张晶晶, 马志强.3,5-二碘水杨醛缩2,6-二氨基吡啶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与ct-DNA 的作用研究.化学通报. 2011(74) 6 :562-568.(核心期刊).

  7. 高敏, 杨天林*, 马志强, 张晶晶.3,5-二碘水杨醛缩水杨酰肼Schiff 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应用化学.2011(28)10,1167-1172.(核心期刊).

  8. 张晶晶, 杨天林*, 高敏. N,N',N″-三(3,5-二碘水杨醛) 缩三氨基乙基胺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化学试剂.2011, 33( 12),1077-1080.(核心期刊)。

  9. 李寒玉, 杨天林*, 王文华.Eu3+冠醚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DNA作用研究. 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16-219.

  10. 王丽娟, 杨天林*, 杨欢春. 稀土配合物Eu (p ic) 3 L·2H2O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DNA作用方式研究. 稀有金属(CH INESE JOURNAL OF RAREMETALS).2010, 34(2.(EI收录)。

  11. 王丽娟, 杨天林*, 杨欢春. Eu3+ 和Tb3+ 冠醚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DNA作用研究。化学研究与应用(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010, 22(6).(核心期刊)。

  12. 杨欢春, 杨天林*, 王丽娟.2-羟基-1-萘酚醛缩2-氨基苯并噻唑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光谱实验室, 2010, 27(6):2124-2129.(核心期刊)。

  13. 王丽娟, 杨天林*,杨欢春. 稀土配合物[RE(pic)L](pic)2 6H2O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DNA作用方式初探. 稀土.2010, 31(6):6-11.(核心期刊)。

  14. 高敏,杨天林*,张晶晶,马志强.3, 5-二碘水杨醛缩-2-氨基苯并噻唑Schiff 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 的作用.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4):356-360.(核心期刊)。

  15. 张晶晶, 杨天林*, 高敏.三[ ( 5-亚甲基-8-羟基喹啉) 氨基乙基] 胺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与DNA 的作用.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4),361-365.(核心期刊)

  16. 高继红, 杨天林*.系列Schiff碱配体及其Eu(Ⅲ),Tb(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稀土.2010, 31(5):7-13.(核心期刊)。

  17. 高继红,谢慧君,杨天林*。N,N′,N″-三(2-羟基-1-萘酚醛)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的初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PTCA(PART B:CHEM.ANAL.), 2010, 46(11),1237-1240.(核心期刊)。

  18. 肖清清, 陈虎兵, 麻建军, 杨天林*, 王丽娟.分光光度法测定黑钨矿浸出液中的磷.宁夏工程技术.2009, 8(1)

  19. 高继红, 杨天林*.2 ,2 ,2-胺三乙酰二苄胺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 材料导报. 2009,23 (2 )(核心期刊)

  20. 李芳, 杨天林*, 张丽军。N, N, N’- 三苄基-1 ,1’-联萘-2 ,2’2- 二( 杂氧乙酰胺)及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荧光性质.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 (1)(核心期刊)

  21. 肖清清, 杨天林*,陈虎兵, 麻建军. 仲钨酸铵生产工艺中钼的分离. 无机盐工业, 2009, 41(10).(核心期刊)

  22. 杨欢春, 杨天林*, 王丽娟.2-羟基-1-萘酚醛缩邻氨基酚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ct-DNA 的相互作用.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4)366-369.(核心期刊)

  23. 赵芳, 杨欢春, 杨天林*, 张超.硒砂瓜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9,16(9),55-57.

  24. 王丽娟,杨天林*,杨欢春。稀土配合物RE( pic)3L 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ct-DNA 的作用方式。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361-365.(核心期刊)

  25.肖清清,杨天林*,陈虎兵, 麻建军。仲钨酸铵生产工艺中钼的行为.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2009,第4期,45-47.

  26. 马丹丹,倪刚*,许美茹, 杜娟.β-环糊精交联聚合树脂相光度法测定紫菜中痕量Co(Ⅱ). 食品科技. 2011, 36 (3): 286-289

  27. Mei Ru Xu, Gang Ni*, Fang Zhao.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u, P-co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39-242:2562-2565(EI收录).

  28. 姚宁宁,倪刚* ,赵炜珍,许美茹,杜鹃。预聚物复合助稳定剂条件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细乳液聚合.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32 (6): 1401-1406(SCI收录)

  29. Wenhua Wang,Tianlin Yang*,Genjiao Yan,Hanyu Li。Synthesis of Mn3O4 hollow octahedrons and their possible growth mechanism.Materials Letters.2012,(82): 237-239.(SCI收录)

  30. LI Hanyu (李寒玉),YANG Tianlin (杨天林)*,DING Ling (丁 玲),WANG Wenhua (王文华).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fluorescence and DNA-binding studies of europium(III) pirates complexes with amide-based 2,3-dihydroxynaphthalene derivatives。JOURNAL OF RARE EARTHS。2012,30(4):297-303.(SCI收录)

Baidu
sogou